院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告 > 院内新闻 > 正文

【台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培养项目系列报道】第九周周记
发布时间:2015-11-17浏览次数:

转眼又是一年双十一,看着大陆的朋友们都在天猫忙着抢购,忙着吃土和收快递,在台湾中山大学的我们只能默默抹泪,在图书馆里啃着书本,等待我们的是一周的期中考!啊!大学居然还有期中考?的确,期中考对北师的同学来说是不太常见的事情,但是在台湾,期中考是非常重要的考试,因为其成绩算入总成绩里面,听着我宿舍那几个985交换生在吐槽期中考那些事。在台湾接近半个学期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渐渐发现了两岸教学模式的差异。

在上课方式方面,中山大学的某些课的限制非常少,就像我们所修的《国际财务研究方法》,这是一门研究生的课程,但是本科生也可选择去学习,不过考试要求不一样;老师会在教学平台列出本学期课程计划,包含每节课上课安排和考评方式;研究所的课程大都以研讨课方式进行,并分期作报告;大学部的课程某些课每节课都会有小测试,小作业,某些课只要求上课和参与讨论即可;老师可以按自己选定方式上课。在大陆专业课很少不同年级同修的情形,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习的,因人数较多大都大班授课,不同于台湾的小班教学,因台湾师资雄厚,有些课程课程会有两个不同老师分班教学,并且会在课堂上邀请一些创业者,学生可自由选择。

在考试方式方面,每个老师的考评方式不一样,普遍而言,期中期末各占一半;有些课是一学期分几次考试,按百分比计算总成绩;有些课程要求口头和书面报告,考试一般在课堂上测试即可。而大陆,期末考试一般会设置专门考试周留给同学复习突击,监考制度也比较严格。

图一小组成员在做报告

两岸不同的教学模式是由不同制度和师资状况决定的。就个人观点,台湾的小班授课使得学生的上课参与度提升,小组报告讨论的模式也有助于同学之间思考交流,平时考试和期中考试的设置更是体现台湾老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另外,台湾的每门课程都会有一个助教,助教除负责课程安排的通知和解决同学提出问题外,还会在课程之外进行辅导教学。因此,或许这样的上课模式下对一门课所学知识的了解有更加深的领悟吧。

图二摄于图书馆一角(学习之后我们就在这里休息哦)

图三温馨的手绘壁画

期中考周的图书馆,已然成为了我们温暖的家!

上一条:【台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培养项目系列报道】第十周周记

下一条: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常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