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分享研讨会于2020年12月10日下午两点在弘文楼管理学院会议室成功召开。为了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此次研讨会邀请到了管理学院资深讲师张邹老师和管理学院副院长姜赢老师来进行“关于我院如何使思政教育与经管类专业课相融合”的演讲,并且与在会老师进行教育经验的分享、分析和研讨。

会议伊始,由姜赢老师介绍此次研讨会的内容,会议共分成三大部分。首先是观看学习强国中的课程思政访谈,从教育部高校教育司副司长的访谈中认识和了解国家是如何架构课程思政的。第二部分,由我院张邹老师分享如何将“社会保险学”与思政结合起来的教学经验。最后,由姜赢老师阐述广东省对往后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以及我院建设课程思政的举措方法和步骤。

第一部分,与会人员通过观看学习强国中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关于课程思政访谈的视频可以了解到:第一,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思政工作在立德树人当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的根本问题。第二,课程思政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国家将加大对课程思政的宣传力度,加深高校老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

随后,由我院此次“课程思政项目”先行老师的代表——张邹老师来分享和交流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她是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保险学”这一专业课中的呢?张邹老师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她对于《社会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

首先,张邹老师简要的阐述了她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她提出,不用刻意强化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融入思政内容,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找到课程与思政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所以,在课程思政研究的过程中要避免三个问题:第一,避免施政目标模糊化;第二,避免思政内容拼接化;第三,避免课程思政评价的表浅化。
第二个方面是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张邹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要从讲、查、做、演论等几个方面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其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制作课件以及微视频等等。要拓展教学的空间,将教学拓展到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最后是通过PBL、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方式将课程思政与教学模式相融。
第三个方面是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该如何将课程和思政融合的角度去阐述《社会保险学》课程的思政建设情况。张邹老师认为开展课程思政最重要的是树立好教学目标。教学的目标要密切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总结以往教学的经验,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方面,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实践,要着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
接着,张邹老师通过《社会保险学》具体课程内容的分享,给与会人员提供了如何将思政和课程进行融合的思路。
最后,她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课程思政的整体布局非常重要。第二,运用多种路径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应设点进行融合。第三,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融入思政的内容。
在张邹老师汇报完《社会保险学》课程思政情况后,姜赢老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简要概述了广东省教育厅对于课程思政的改革,以及我院应该如何建设课程思政的步骤。姜赢老师指出,广东省一流课程的建设方向为“课程思政+教学信息化”,推进课程思政将有“四个一”试点:每个高校至少选取一个学院进行试点,每个学院至少选取一个专业进行试点,每个学院至少选取一门课程进行试点,每门课程至少选取一个课程进行试点。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的指令,姜赢老师提出展望:近几年内,希望院内老师可以踊跃地参与课程思政的项目内容。通过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做出示范性课程,再将课程思政逐步推广至全院,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

此次研讨会对我院顺利开展课程思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次会议从阐述国家层面对于课程思政的战略,到先行老师分享教学经验,再到学院的计划以及展望,不仅加深了我院老师们对于课程思政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要作用的理解,更促进了老师们加入课程思政的行列中来,促进我院早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