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我院按计划继续组织开展“双周学术交流活动”,本次学术沙龙,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常务理事涂勤教授为学院老师来《行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专题学术报告。

涂勤教授通过案例说明一个经济政策要对大部分人有影响,找到这其中的普遍规律的研究才是必要和有意义的。他用人们的幸福感分析行为经济学,以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为基础,为大家阐述了其中影响幸福感的变量。由于参考点是灵活多变的,并非所有的变量都能找到较为一致的参考点,所以要找到有一致参考点的变量研究,当高于参考点时,人们会感觉到有收益,当低于参考点时,就会出现损失厌恶。伊斯特林悖论表示,当收入水平超出某一最低限度,绝对收入的增加对居民幸福感几乎没有影响。当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富裕时,攀比水平上升,出于攀比心理,人们的幸福感也会相应有变化。同时,影响人们幸福感的还有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利他性等变量。

虽然行为经济学基本框架的解释力很强,但是很难使用,参考点通常依赖于决策者现状,同时也会因欲望、社会比较等因素而改变。在关于幸福感的内容上,涂教授提到:幸福感是有序的数据并且是能够观察到的,由幸福指数决定。
涂勤教授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受过教育的、身体健康的人会更幸福。还有其他的结论都是与现有文献相似。
本次关于“行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经过涂教授与学院老师们的交流碰撞让这个课题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相信接下来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将会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