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体验式学习,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团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达到提升团队效率的目的”。拓展队全体成员均认为这是拓展队的生存之道。
师资队伍 拓展队2008年开始筹建的,目前,团队的技术指导老师是,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与市场营销领域有资深研究的管理学院副教授粟郁老师;团队的组织指导老师是管理学院11级学生班主任李洋老师。”
对口专业 团队成员均是由09,10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同学组成,由于专业对口的原因,团队成员在学习与活动的时候,都会接触到与拓展领域相关的知识与实践,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使团队与成员都实现了双赢。
团队建设 拓展队人数一般控制在20-30人之间。新成员的招募对象,由于专业对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其它专业的同学只要条件优秀也可以申请加入。
拓展队的黄司宇说:“开展拓展活动的目的有很多,如增加团队的凝聚力、让新成员的更快更好地融入,化解团队的矛盾等等。我们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去策划筹备一系列的拓展项目,以求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下,直观地将体验式学习的精髓渗透到每位参训学员,从而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例如这个学期已经为管院各班级开展过数次的户外攀岩拓展活动,就是拓展队新使用的拓展项目。“攀岩是一项校外拓展活动,它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活动。本来我们只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班级去参加该项拓展活动,但是后来经过一定实践经验的积累,决定扩大该项目的服务范围,让更多群体能有机会参与该项目,相信这个项目会有一个不错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是新项目,而且是校外活动,在活动的多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学习研究,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将是一个挑战。”当提到攀岩活动时,拓展队成员都十分兴奋,同时也坦诚了他们对新开发项目的考虑。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同于其它学生社团,拓展队的每位成员的交流能力都很强, 09级的一位师姐为记者解疑:“这有赖于团队建设的与众不同。团队现在共有22名成员,其中09级同学13人,10级同学9人,有两位负责人。特别强调,拓展队是一个平等的自主学习型组织,不设置部门,在执行任务时,会由负责人分配合适的总培训师,而在平时,大家都是一家人,无职位高低之分。”
“加入拓展队的第一年,从师兄师姐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在拓展队的第二年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累积了更多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人,不仅是内部成员,而且还包括参与拓展的学员。在这里,会有很多机会去与人交流沟通,能扩大自己的人际圈。”09级的队员们如是说。
10级的队员们也有不同的感触:“进入拓展队一年了,我们能把自己感兴趣的拓展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上,这让我们感到很自豪,很兴奋,能通过拓展活动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跟不认识的人熟络起来,这更让我们感受到拓展活动的不可思议和乐趣,很高兴能认识这么多人,我们感到很开心很快乐。”
拓展队的全体成员都对团队的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 :有老师的指导、有所有队员的努力、有学校许多团队组织的支持,拓展队的工作已经开始进入稳定的发展阶段,虽然拓展的对象还是局限在校内,但拓展队的成员们已经把目光放得更远,希望能与校外的团体组织接触,慢慢将拓展队的名气打出去。除了拓展的对象外,在未来也会积极去开发更多的拓展项目,让拓展活动更丰富多彩,更细致的针对拓展对象。
聊一聊
记:通讯社记者
拓:拓展队成员
记:拓展队有例牌活动吗?是什么?
拓:每周四下午有一个内部成员的聚会,会做一些户外拓展活动,在每个活动中去感悟处事的方法,分享经验,改进措施,以便更好的带活动。在平时是通过队员宣传,接收不同班级与组织的拓展任务,然后由负责人分配合适的总培训师与培训师去为他们做拓展,也欢迎想进行拓展活动的各组织主动与我们联系。
记:拓展队怎么安排开展活动的时间呢?每次拓展活动的开展时间会与学习时间有冲突吗?
拓:一般我们接到了拓展任务,从策划到开展活动,筹备时间大概是一个礼拜,筹备时间是比较充裕的。任务承接者一般都是拓展对象的相关组织与班级成员,因此大多能够自己合理安排时间,而且拓展活动也考虑到学习的需要,一般都安排在是在周末进行。我们是自觉报名承接拓展任务的,队员会自己分析该任务的总体流程与时间,认为自己在能力上可以应付,在时间上可以协调的成员,会自觉报名承接这个任务。可以说是利用空闲时间去累计学习经验,一般不会与学习有冲突。
记:如何能够加入拓展队呢?
拓:我们招募的新干事,是面对大二年级的固定专业的学生。也就是会在下个学期面向11级学生招新,他们已经通过专业课课程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拓展的理论性知识,而且通过一年的大学时间,在所在的班级或社团,都已经或多或少有了拓展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成为拓展队新干事后,只要跟着师兄师姐继续努力磨练,继续累积经验,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成功的拓展队培训师。所以我们也欢迎有兴趣的同学积极和我们联系。
记者:通讯社林颖瑜
编辑:通讯社林颖瑜、陈晓蕾
指导老师:葛思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