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告 > 院内新闻 > 正文

【台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培养项目系列报道】第一周周周记
发布时间:2016-09-13浏览次数:

9月7日,在学校正式开学的第三天,程慧玲老师和团一的18位同学在澳门乘坐飞机,于当天上午顺利抵达高雄国际机场。第二天(9月28日)上午,团二的14位同学也顺利抵达高雄。

虽然团一的飞机比预计时间早到了高雄,但当我们出了关口,就看见了前来接机的晏蓉学姐和嘉蔚学姐,她们还为每个人准备了可以解渴的茶饮料。在大巴上,学姐按照市内游览车的路线简单地为我们介绍了高雄著名的商圈景点和学校周边的环境,如驳二艺术特区、爱河、西子湾等等。学姐还特意提醒我们,学校里的猕猴很可爱,但要注意“食物不露白”的原则,否则它们会去抢夺你的食物,而且没人在宿舍时,不要开着窗户,这样猕猴会进宿舍乱翻一通。

来到依山傍海的中大校园后,正好是吃中午饭的时间,我们一边吃着学姐贴心为我们定的香喷喷的盒饭,一边观看中大的视频介绍。两位学姐人很NICE,很热心也很耐心,协助我们完成了抵达中山大学第一天的准备工作。

9月10日,我们参加了专门为陆生举办的新生辅导会。在会上,特地邀请了从武汉来中大学习的学姐为我们介绍各种经验。不仅如此,学校还组织了有趣的校园导览活动,一些同学所发的文件袋里有一张 《2016年秋季班新生入学校园导览地图》 ,这就像游戏里找各类NPC做任务一样,完成地图上各地点的指定动作合影,才能拿到新生欢迎晚宴的入场券。

我们组成六人小队,根据地图上的指示来到校园诊所、宿舍服务中心、图书馆等地方。在寻找任务地点的过程中,我们也沉浸在中大美丽的校园里,有时会看到树上有两只相亲相爱的小松鼠,有时会听到不远处的海浪声……因为是自己跟着地图判断方向来到任务地点,所以对找到的地点印象深刻,只是走了一遍,就熟悉了大半个校园。

没用多久我们就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最终拿到了新生欢迎晚宴的入场券——一枚中山大学的徽章!

新生欢迎晚宴设在香蕉码头的海景厅,往右方望去,不时有几艘船在海面上静静驶过。来自世界各地的交换生与学位生共聚一堂,享用着美味的晚宴。我们六人和中大的四位学伴坐在一起,边吃晚餐边交谈。大家都聊得很开心,最后相互加了Facebook。(台湾很少用微信,常用的是Facebook)

9月11日,趁着还没开学,我们在学校附近走走逛逛,了解一下学校周边环境。我们走到了哈玛星铁道文化园区,里面展示了以前这里使用的各种火车头或火车车厢,还展示了当时的站长室和铁道上使用的各种器具。与哈玛星铁道文化园区接壤的是驳二艺术特区。驳二艺术特区是由码头不再使用的仓库改建而成,里面有各种免费和收费的展览,有点像广州的1850创意园。除了改建的仓库,驳二艺术特区有一片大草坪,零落摆放着大件的艺术品,似乎是用废弃的火车零件创作而成,有时人们也会在大草坪上放风筝。

在回宿舍的路上,见到了久仰大名的猕猴,但没有很靠近它们,就那样远远地看着。其实,如果人们与猕猴没有互相骚扰,还是能和平共处的。

9月12日,我们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有点小紧张哦。还没到上课时间,同学们就早早来到了课室。在成本会计学课上,老师很友好,有点小幽默,时不时与台下的同学交流。但在老师讲实例时,有些带有台湾特色的名词不太听得懂,或者是,我们不了解台湾的事物,不清楚老师所讲的事件的背景。在这生活了几天,发现台湾有些东西的叫法和我们那边不同,或者同一个名字其实是不同的东西。在台湾,药店叫作药局或药行,地铁叫作捷运,台湾的意面,不是意大利面,而是面条沾上鸡蛋炸的面,可炒可煮,如此种种。

初到台湾高雄,初到中山大学,还有许多新鲜的事情等着我们去经历,许多热情的人儿等着我们去认识,同时我们为这里的风土人情深深着迷,满怀愉悦的心情开启在台湾学习的新篇章。

上一条:【台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培养项目系列报道】第二周周记

下一条:【北京师范大学校本部交换生项目系列报道】第一周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