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30余名师生参与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暑期公益支教项目“梦想教练计划”。该项目目前已在全国建成梦想中心近400个,累计培训乡村教师6000余名,影响数万名中小学生。
“梦想教练计划”通过参与式培训的方式使乡村教师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促进教师素质教育技能的提高。“梦想教练计划”亦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公益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乡土中国,提高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及实践工作能力。
基于我校2011年6月与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签订的合作协议,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已在学生社区自主学习中心建成“梦想中心”,并启动2012梦想教练计划。该计划正式纳入我校学生自主发展课堂“服务学习计划”的范围,立项课程为《社会服务》或《社会调查》,并委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具体负责组织选拔和培训工作,使我校师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个项目。此外,这个项目还将作为我校师生社会服务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尝试,为大一学生的小学期社会调查及大二、大三学生的社会服务学习的组织工作提供借鉴。
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目,选拔与培训5天、小学期下乡支教15天。大一学生按要求完成本项目全过程,并提交社会调查报告的,可认定《社会调查》3学分、不用再修读大一小学期学校统一安排的《社会学习》模块课程;其他年级学生按要求完成本项目全过程,可认定《社会服务》2学分。如不需要认定学分的同学参加本项目,可颁发参加本项目的证明。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项目概述】
“梦想教练计划”是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网址:www.adream.org)梦想领路人教师培训体系中的子项目。招募高校教师、大学生、企业志愿者、乡村教师成为项目志愿者,并提供志愿者培训。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利用暑期下乡传递梦想课程理念,展示梦想课程授课方式,推广素质教育课程-梦想课程,最终帮助乡村学生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项目目标】
1、 完成对新建梦想中心的“梦想课程”基础培训。服务200-230所学校的3000余名乡村教师。激发乡村教师改变的意愿和勇气,在培训后尝试开展“梦想课程”。
2、 下乡团队创造良好的高校师生与、合作伙伴代表(企业志愿者)、乡村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加深对“梦想课程“这一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解,也使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项目基本情况】
l 珠海地区志愿者队伍:27-30支
l 珠海高校志愿者需求数量:30名领队(学生也可竞聘)+90名学生
l 支教时间:15天;主要在7月、少数在8月
l 志愿者补贴:省际往返交通费用(1000RMB左右)+800元当地食宿补贴
【师生的收获】
1、 理论结合实践的优秀暑期义工项目;
2、 基于“梦想中心“的平台,亲临乡村教育的第一线,了解真实的乡村教育现状,增加阅历和见闻;
3、 通过服务,增强志愿者服务精神,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问题解决的能力;
4、 通过高校素质教育探索基地,深入、多方面地了解中国的素质教育现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5、 学生志愿者后续还可加入志愿者社团safari并获得真爱梦想基金会持续的资金资助和资源支持;
6、 向真爱梦想的合作伙伴企业推荐项目优秀学生;同时,优秀学生还有机会毕业后进入真爱梦想基金会实习、工作。
【项目工作计划】
事项
| 珠海(27-30支队伍)
| 备注
| 学校招募
| 2月-3月
| 北师大校园宣传招募;基金会负责校园宣讲会(3月9日)
| 学校第一轮面试
| 3月下旬
| 北师大组织第一次面试,确定初选的15名教师、50名学生录取名单
| 学校第二轮面试
| 4月14日、15日
| 北师大和基金会联合组织第二次面试
| 志愿者培训(第一阶段)
| 5月周末
| 志愿者培训课程
| 志愿者试讲
| 5月
| 学校社团safari组织志愿者试讲
| 志愿者集中培训
| 6月1-3日
| 由基金会负责北师大组织
| 志愿者下乡
| 7月、8月
| 基金会组织
| 项目分享会
| 9月
| 基金会负责北师大协助,可三校联合举办
|
|